2007年10月20日星期六

两个原则

称其为“原则”,并在博客上信誓旦旦一番,不禁惹自己苦笑。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从事音乐的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有时体制实在让人无奈。

原则一:终身不使用软件修改音准。

键盘和手打击乐手不存在这个问题,不少歌手和一些推弦不到位吉他手录在唱片里的东西听起来说得过去,但一上台做现场演出便出现音准问题,有的甚至严重走调。他们都被音频软件惯坏了,因为一个音频编辑可以通过软件把走调的人声修正得天衣无缝,而且过程并不复杂。我在2002年试过一次(仅此一次),当时录了一首歌叫《叶子》,其中有一个字演唱失误,音准出现偏差,我用了一个当时特别喜欢,叫“Sound Forge”的音频编辑软件把走调的音给“拉”了回来,之后发给了很多做音乐的朋友听,没人听出破绽,过了一段时间我几乎忘记了曾经在这个字上出现过失误。即使现在我也会因技巧,空气湿度和温度,前一夜是否睡眠充足等各个原因而出现音准上的微小偏差(一般听众可能很难察觉),但宁可返工重录也坚决不再用软件修改。

原则二:终身不假唱(弹)

目前为止我从未假唱(弹)过一次。现场真唱(弹)会使举办一次演出的成本增加很多(租购设备,雇用专业的现场音响师),在改革开放,效益就是硬道理的伟大号召下,很多歌(乐)手练成一种绝活:口(手)型对得天衣无缝,同时一脸的无辜。而且音响师还会恰到好处的在间奏开始,人声停止之际打开话筒,让歌手来几句“谢谢支持”“真的好开心”之类的屁话,掩人耳目。另外一个原因,脸面问题,万一现场真唱(弹)出现失误,怕被人骂“不要脸”,索性自己先把脸扔掉。歌手乐手不用费真力气,不用冒风险,但钱一分不少拿,何乐而不为?上梁不正下梁自然歪,所以那些和各级官方挂钩的晚会及纯商业的“走穴”假唱(弹)率高得离谱。我宁可和朋友们去卡拉OK 厅,尽管音响效果不尽人意,难毕竟诚实。

以上两点使那些已经体制化的乐手歌手们不再感到压力,最重要的已不再是实力和个人素质,而是学会如何入淤泥而不呕,按套路出牌。所以真正有音乐天赋而且认真执着的新人很难纯凭实力获得应有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尊严。不用软件修改音准,不假唱(弹)从某种意义上是主动让国内主流市场抛弃自己。不过对我来说没事,我知道该干吗。

没有评论: